正確理解工業4.0更隨其后分享未來大蛋糕
分類:媒體報道 時間:2020-11-13 20:47:19 瀏覽: 次
在推出工業4.0概念后,許多人束縛于工業的概念來理解工業4.0,殊不知這樣會限制這輪技術革命的發展,而引發工業4.0的變革的技術將在更大范圍形成影響力,所以工業4.0的名字用另外的名字會更好,而這個概念也將在更大范圍內影響社會變革。有人把這個概念定義為服務業革命。
在工業4.0概念提出之后,現在在兩個方向上形成了兩種趨勢:
設備制造業的設備聯網進而實現預測性維護和終端消費品行業的個性化定制兩個趨勢。
對于個性化定制而言,未來的瓶頸在于個性化定制產品的產品設計環節,而這個環節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生產企業的設計部門設計、另外一種是由設計公司設計。而生產企業的設計部門在企業內所占的比重很小。當設計成為瓶頸的時候,設計相關的領域必然會有一個爆發性的增長,而在這個增長之后,如果設計部門與生產部門的規模相當的話,這個企業還屬于制造業(或者工業)嗎?
如果設計環節是設計公司,而設計公司是服務行業。如果制造業的核心瓶頸需要服務行業來實現的話,那么是否需要用一個更大的范疇定義更合適?
對于設備制造業的預測性維護而言,設備制造商將設備賣給客戶后,在客戶那里安裝好設備,設備開始運轉之后,要保證設備的安全可靠的運行,需要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早期是客戶設備出現故障,派維修人員去維修的服務方式。后來設備在運行態出現故障對企業造成的損失巨大,于是企業就需要定期對設備實行預防性的維護,而在工業4.0時代,很多設備聯網,將信息實時記錄,可以對設備當前運行狀態進行監控,根據這些運行狀態數據及時了解有設備故障可能性的設備,進行維護。
根據專業的機構做專業的事的原則,設備制造業對設備最熟悉,因此預測性維護領域的設備聯網信息由設備制造企業維護效果最佳。這樣設備制造企業就有客戶的設備運行狀態信息,就存在一個矛盾:
設備是客戶的;
設備的數據屬于設備制造企業(或者設備制造企業可以使用設備的數據)。
所以設備制造業可能會形成另外的一個模式:生產制造企業租賃設備,而設備的所有權、維護由設備企業來管理。而這種模式需要設備制造企業有很好的現金流,這就需要與租賃公司合作,形成設備的租賃服務、設備支持服務體系。
而在生產信息透明化之后,引入供應鏈金融的成本很低,生產制造環節又會融合進金融服務。
生產制造企業,因為設備供應租賃化之后,其設備的比例在降低;而個性化的需求導致設計的比例在增加。因而傳統制造企業的生產管理被弱化,未來制造企業可能會變成服務型企業。
因為工業4.0從概念的名字,就已經束縛了這次技術變革的影響范圍,所以我一直想找一個更加適合的名字來取代工業4.0的概念,后來認為服務業革命可能會更適合一些。
而且這一輪的技術變革,還在醫療、物流等傳統的服務領域產生重大變革,這些領域與工業4.0的變革模式都一致:由平臺形成融合,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創造巨大價值。
既然變化的模式都一樣,為什么不用一個更加通用的概念定義呢?
下一篇:暫無
相關標簽
相關新聞
- 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轉變戰略升級進程 2020-11
- 正確理解工業4.0更隨其后分享未來大蛋糕 2020-11
- 國產機器人:我們造出太多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機器人? 2020-11
- 多家服務機器人公司正在積極布局上市 2020-11
- 服務機器人市場潛力大 多家上市公司正在積極布局 2020-11